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财富自由,从1984开始

第24章 双喜临门——168

财富自由,从1984开始 Ta帮 3709 2024-11-12 10:30

  把考察团的人送走后,江海涛对孙宝良说:

  “现在才1点多,你到办公室睡一会儿,咱们到3点的时候再碰头。”

  江海涛和孙秀琴回到他们的房间后,孙秀琴说:

  “海涛,明天的定亲宴就在家里办吧,我觉得在家里办宴席也挺好的,你看今天中午做的不也挺好吗。

  你前天说在家里摆宴席防疫方面不会控制,明天不让她们进种兔场不就可以了。”

  “明天的宴席肯定比今天的丰盛,不知道明天在集上能不能把东西买齐。”

  “买到啥她们吃啥,明天我给她们说,你不用管。”

  “如果在家里办,下午去饭店把鸡鸭鱼这三大件定下来,明天上午去拿回来,这样就好买东西了。”

  “就你的点子多,在集上买不到她们不吃,非得去费事,你就不知道累吗?”

  “这是咱俩一辈子的大事,一定要办的派派场场的。”

  “中,这一条依你,那可说好了,在家里办宴席。”

  “睡一会儿吧,别说了。”

  江海涛复原转业后,还一直保留着在BD里养成的午休习惯,眯眼15-20分钟就可以了。

  中午敬酒的时候,孙秀琴给他倒的是凉白开,所以他根本不困。

  为了不影响心爱的人睡觉,江海涛便来到丝瓜棚下,泡上一杯毛尖,点上烟,开始了他的下一个发展目标的思考。

  江海涛在心里给自己提了几个问题:我是谁?我往哪里去?我为什么要到那里?

  他对标着自己提出的问题一一的在心里回答着自己:

  我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,我没有任何的背景,我只有勤恳和爱思考的脑子,别无所有;

  农村的改革我尝试过了,也获得了初步成功,农村改革的下一个风口在哪里?是什么?

  我一个处在农村改革潮头的知识青年都看不清楚,这说明了什么?

 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,是填饱肚子的产业;农村改革成功了,人的肚子也填饱了,也就该进入改革成果的巩固期了,巩固即平稳。

  人一旦吃饱了会想什么会干什么?人性决定了的,那就是追求财富,财富在灯红酒绿的城市,自古如此。

  目前国家改革的重点在哪里哪里就是风口?!

  ——城市改革!国家把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向城市推广!

  ——城市改革重点是什么?那就是工业——工业改革!

  对,工业改革!下一个风口就是工业改革!

  不,这个风口已经来临,稍作迟疑,风就会刮过去。

  我要到风口处找到属于我的位置!!!

  想到这里,江海涛脸上露出了微笑。

  这时孙秀琴也已经睡醒,正在压井旁边洗脸。

  孙秀琴洗漱完,拿着毛巾走到江海涛跟前,用井凉水浸泡过的毛巾给江海涛擦脸。

  又把江海涛的衬衣脱下来,用凉毛巾擦江海涛的身子:

  “凉快多了吧。信球货,坐这儿半天也不知道用井凉水洗洗。

  我把这件衬衣洗洗,明天就穿这件衬衣。”

  孙秀琴进屋给江海涛拿出来一件白色汗衫:“下午就穿汗衫吧,穿着凉快。”

  海涛妈站在堂屋门口看着这‘小两口’,心里美滋滋的,脸上溢出幸福的微笑。

  孙秀琴扭头拿着脱下来的衬衣准备洗的时候,看见‘婆婆’站在门口,就随口道:

  “妈,中午我跟海涛商量好了,明天的宴席不去饭店,还在咱家办。

  你看这几天花钱多厉害,在家里办起码不省点钱,再说了,天热的跟啥样,来回跑着也受罪。”

  “在家里办,怕明天早上不一定把桌上的东西买齐。”

  “海涛说,下午俺去饭店把鸡鸭鱼这三大件订好,明天上午去拿回来,就齐备了。”

  “那也中,刚好招待考察团用的这些东西也不用还给人家,留下来接着用。”

  “对了,妈:海涛俺俩商量的是摆四桌,咱家所有人都坐桌吃饭;

  这几天你跟俺爸也累,明天抽出来两个饲养员过来帮忙,让你跟俺爸也歇歇。”

  “我咋听着不像是海涛想出来的,都是你想出来的吧?”海涛妈高兴地笑着问道。

  “不管是谁想出来的,反正就是这样做的。”

  孙秀琴把衣服洗好后,他们两个并排向办公室走去,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到了办公室:

  “哥,刚才我跟海涛商量了,明天在家里摆酒席,不去饭店了,去饭店太折腾人。”

  “叫我说也是在家里,现成的东西都在那摆着呢,多省事呀。”

  “一会海涛俺俩去镇上的饭店订几桌的鸡鸭鱼,明天上午去拿回来。”

  “恁俩去吧,我在场里盯着,估计下午会有人来买兔子。”

  “俺俩现在就走,你在家等客户吧。”江海涛笑着对孙宝良说道。

  江海涛骑着摩托车先到孙秀琴家,孙秀琴要给母亲说说明天定亲宴的事情。

  到了孙秀琴家,江海涛给未来丈母娘把定亲宴的事情说了一遍,秀琴妈就拉着秀琴进了里屋小声说道:

  “你可好几天没回来了,你要注意分寸。”

  “妈,你放心吧,我懂。”孙秀琴说完就从里屋出来了:

  “咱走吧。”

  江海涛也改口道:“妈,俺去镇上了。”

  江海涛的一声妈,把秀琴妈美得差点那个。

  ‘小两口’到镇上很快就把事情办妥了,孙秀琴小声对她心爱的男人说:

  “老公,咱俩去照个相吧。”

  “我的婆姨想的可真周到,对,照个相做纪念。”

  一句‘婆姨’让孙秀琴‘啼’的就笑出了声;

  “你真会创造意境——我们到革命圣地延安了。”

  两个人从照相馆出来的时候,已经5点多了:

  “海涛,如果有买兔子的,这个时候应该到种兔场了。

  咱俩回去先去俺家,我去菜地摘点菜再回种兔场。”

  当江海涛带着孙秀琴回到种兔场的时候,已经六点多了,孙宝良一个人在办公室等着他们。

  他俩走进办公室也不吭声,静等孙宝良报喜。

  “我在办公室等了半天,一个也没卖,空等了一场。”

  他俩还没有发话,刘会计进来了:

  “江场长,我看见你们回来了,我就赶紧过来,下午卖了21只商品兔,并且全部的种公兔。”

  江海涛和孙秀琴两个人面面相觑,不知如何发问。

  停了片刻,孙秀琴首先说道:

  “你们两个行呀,一下子卖了21只公兔,说说是怎么卖出去的?”

  “你们刚走一会儿,就陆陆续续来了7个人,这7个人都是专业户,他们是拿着他们支部书记的介绍信来的。

  我看了他们的介绍信,都不是咱五里堡镇的,我就对他们说:

  江场长出去的时候交代我说,有介绍信的都是熟人,得给面子。

  他们买公兔是拿回去给他们的母兔搞杂交的,一个人买了三只。

  按800元一只卖给他们的。”

  “孙场长一点通呀,了不起。”江海涛夸赞到。

  “走吧,赶快吃饭去。”孙秀琴催促道。

  他们几个人来到后院,帆布篷下面的方桌上已经摆了一桌子菜,都是中午的剩菜。

  都刚坐下来还没有来得及动筷子,孙秀琴就开腔道:

  “别急,今晚一定要喝点,庆贺一下。”

  转过头就对海涛爸说:“老江,还不把好酒拿出来。”

  说完,自己捂着嘴低着头啼啼笑了起来。

  海涛妈听见‘儿媳妇’这么称呼自己的老头子,也仰着脸哈哈大笑了起来,大家也都跟着笑了。

  刘会计说道:“秀琴,你真幽默。”

  刘会计转过头又对江母说:

  “婶子,你们家是越过越幸福,越过越旺财,您看看您这个没过门的儿媳妇,长着一副旺夫相。”

  孙秀琴夹起来一块梅菜扣肉就塞进了刘会计的嘴里。

  “秀琴是堵我的嘴呀。”说完自己笑了。

  “今晚我高兴,我代替海涛敬酒:

  首先是庆贺咱们这次向秦岭地区成功出了一大单,干杯!

  第二杯酒,就是今天下午成功出售21只公兔,这叫双喜临门,干杯!

  第三杯酒,明天是海涛俺俩定亲的日子,今天下午就卖了个16800元吉利发财数,

  168在广东的读音是:呀陆发——一路发的意思,今天下午的16800元是给我们两个最好的定亲礼物,为此干杯!”

  三杯酒喝完,刘会计对江母说:“婶子,你这个儿媳妇厉害吧。”

  “俺秀琴小时候就可能说,老是逗我们几个妯娌笑。”

  “刘会计,明天你来后院帮忙吧,叫俺妈歇歇。”孙秀琴要当老板娘了。

  “秀琴,我明天帮忙没问题,问题是你今天都穿这么漂亮了,你明天穿啥呀?”

  “不告诉你,明天你看见就知道了。”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