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7章 五圣同临
后土听到此处,心思电转,已然明白其意:“所以……你是想借我此次开辟轮回、引动大道功德之机,假作是因助我成道而证得圣位?”
陈霄眼中露出赞许之色,颔首道:“后土道友果然聪慧,正是此意!”
“好!绝无问题!”后土几乎是想也未想,便斩钉截铁地应下。
其一,陈霄对巫族恩同再造,不仅保全了祖巫血脉,更护住了她兄弟姐妹们的神魂,此恩此德,无以回报。
其二,陈霄所求,不过是借她开辟轮回时引动的磅礴功德之力稍作遮掩,消耗微乎其微,对她完善轮回、证得圣位并无实质影响。
其三,巫妖大战至此,血染洪荒,后土早已洞察,那隐藏在幕后的最大推手,正是端坐紫霄宫的鸿钧与那高悬于顶的天道意志!如今能有机会参与其中,反将一军,她又怎会错过?
两人计议既定,后土便将全部心神沉入对轮回的构筑之中。
此刻,自洪荒世界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无量功德之力愈发浓郁璀璨,如同金色的洪流,又似液态的光焰,汹涌澎湃地将陈霄与后土二人层层包裹,形成一个巨大的金色光茧。
其光芒之盛,仿佛在这片死寂的战场废墟上升起了一轮新的太阳,驱散了阴霾与血光。
而在这片被金光淹没的战场之外,整个洪荒的顶尖大能们早已被这惊世骇俗的天地异象所惊动。
那覆盖亿万里、沟通天地的功德金光柱,清晰地昭示着——后土祖巫即将借开辟无上轮回之功,一举证得混元圣果!
此事关乎洪荒格局剧变,意味着天地间第七位圣人的诞生!
即便是那居于昆仑山的三清圣人,以及远在西方极乐之地的接引、准提二位教主,此刻也无法再安然端坐。
他们纷纷降下一缕强大神念,化出一道道凝练无比、气息渊深的分身,悄然降临在巫妖大战后满目疮痍、血气未散的战场边缘。
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:第一时间见证后土开辟轮回的最终结果,以确定这第七位圣人的出现,将如何重塑洪荒未来的势力版图。
三清与西方二圣驻足之处,距离战场中央那团照耀天地的磅礴功德金光,足有万万里之遥。
这个距离,是精心计算过的分寸。
再往前一步,便可能被正在证道的关键人物误解为怀有敌意,甚至干扰其成圣进程。
他们停驻于此,既昭示了对这开天辟地头一遭之事的深切关注,也无声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:仅为见证,绝无恶意。
在等待那功德金光最终变化的肃穆氛围中,通天教主望向身侧白发垂肩、神情古井无波的老君,低声问道:“大哥,依你之见,后土此次以开轮回之功证道,能有几分把握?”
老君眼帘微垂,沉吟片刻,声音平缓无波:“此事……难有定论。她所行之路,前所未有。
虽同为功德证圣,然此功德非彼天道所赐之功德,乃是洪荒世界本源有感其宏愿伟业,自发回馈之力,其路数,与我等昔日立教引动天道降下功德,实有根本之别。”
话音未落,一旁的西方二圣——接引与准提,已缓步靠近。
接引道人双手合十,目光闪动,接口道:“太清道友所言极是。吾等皆因立教宏愿,得天道认可,方降下功德,成就圣位。
而后土道友此番,乃是创立轮回,再造幽冥,重塑洪荒生死秩序之根基。论及对天地格局、万灵命运的影响之深远,远非吾等创立一教所能比拟。”
通天教主眉头微不可察地一蹙,对这两位西方来客,他向来不甚待见。
见其插话,他冷哼一声,侧过头去,目光投向远方那片金光,不再理会。
西方二圣对此恍若未觉,面上依旧挂着那副悲天悯人的神情。
准提道人面带悲悯之色,接话道:“贫道观之,后土道友此次证道,虽看似大势已成,然其成圣之后,隐患亦是不小。”
老君尚未回应,一旁的元始天尊已淡然开口,带着一丝探究:“哦?愿闻其详。”
接引道人向前一步,侃侃而谈,声音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通透:“其一,轮回之道,洪荒亘古未有。后土道友欲开此先河,乃无中生有之壮举。
然轮回既立,便需有主事者坐镇其中,维系运转不息。
试问,这茫茫洪荒,还有谁能比她这位亲手缔造轮回之人,更通晓其中玄机,更能执掌这幽冥枢纽呢?”
准提道人紧接着接上,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叹惋:“故而,她开辟轮回,看似证得无上圣位,实则亦是亲手为自己铸就了一座无形的牢笼。
从此往后,其身其魂,恐将永镇幽冥深处,不得轻离。
这洪荒天地间的风云变幻,诸般因果,她便再也难以插手干预了。”
元始天尊微微颔首,眼中闪过一丝了然。
西方二圣这番话虽不中听,却道破了本质。
在场皆是圣人,见识超凡,自然能看出后土此举的代价——以自由换取圣位。
一个无法踏足洪荒、只能固守幽冥的圣人,对洪荒大势的影响几近于无。
想通了此节,几位圣人心中那因新圣诞生可能带来的格局变动而产生的隐忧,悄然散去。
后土成圣,绝不仅仅是增加一位同道那么简单,它意味着现有的六圣格局将被打破,洪荒气运、道统之争恐将再起波澜。
如今洪荒六圣:女娲娘娘高居混沌娲皇宫,超然物外;三清以昆仑为基,立三教分掌人、阐、截三教气运;西方二圣则盘踞西方,苦心经营西方教,更时时觊觎着东方广袤富饶之地。
六圣格局稳固,已将洪荒瓜分殆尽。
若再多一位自由行走洪荒的后土圣人,平衡必将倾覆,势力范围难免重新洗牌,这是他们绝不愿看到的局面。
因此,后土“自囚”于轮回,对他们而言,实乃最佳结果。
西方二圣心中,更有一层未曾明言的隐忧:此番巫妖量劫惨烈至此,他们二人在背后亦顺应鸿钧与天道之意,推波助澜,暗中添了一把火。
如今巫妖两族顶尖战力几乎死绝,后土若证得圣位,难保日后不会追溯因果,查明真相,寻他们复仇。
他们虽为圣人,却是凭借向天道借取海量功德强行成就,根基较浅,实力在六圣中实属垫底。
观后土此刻证道引动的天地威势,一旦功成,其战力恐在三清之下,他们之上。
若她含恨出手,两人还真未必招架得住。
这亦是他们话里话外,隐含着一丝幸灾乐祸的缘由。